在FRM考試中,常見的一個考點就是投資債券的風險,其中也包含了流動性升水理論,具體是什么意思呢?跟隨小編往下看!

流動性升水理論(Liquidity Premium Theory)又稱作流動性升水或流動性報酬理論,簡稱LP理論。該理論在純預期理論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了投資于債券的風險,認為長期債券的流動性低于短期債券,這是由于“持有長期債券確定是有風險的,而這一風險會隨著債券到期日增長而增加。”

流動性升水理論的質疑和爭論

有些學者對升水部分提出質疑,因為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認為證券收益中含有風險升水,而流動性升水與投資者的流動性偏好有關,因此他們主張債券價格變化的風險也會影響流動性升水。恩格爾和訥格(Engle and Ng,1993)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研究了美國1964年到1989年的數據,得出與希克斯和科塞爾不同的結論:

1、如果預期未來短期利率與當前短期利率相同,則收益曲線的形狀完全取決于升水部分,這樣當波動率較低時,收益曲線將變得彎曲,而當波動率較高時,收益曲線將向上傾斜。

>>>點擊領取2020FRM備考資料大禮包(戳我免·費領取)

2020FRM備考資料大禮包

2、如果預期短期利率下降,則收益曲線仍然會向上傾斜,前提是短期利率預期下降幅度不大,同時波動率比較高。

3、當波動率較低時,預期部分在決定收益曲線形狀時將起主要作用,這樣,當預期短期利率下降(上升)時,收益曲線將向下(向上)傾斜。

無論在FRM考試中有怎樣難的知識點,只要你認真備考,一定可以順利通過FRM考試的!

FRM一級經典套餐

想要了解更多,點擊圖片進入詳情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