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從業考試:股票的內在價值法!內在價值法又稱價值法或收益貼現模型,是按照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對公司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具體又分為股利貼現模型( DDM )、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 DCF )、超額收益貼現模型等。
1、內在價值法的現金流貼現原理
股票內在價值法是直接從公司股權價值的內在驅動因素出發對股票進行價值評估,它是按照現金流貼現對公司內在價值進行評估。由于不同資本提供者對現金流索取權的次序有所不同,公司未來現金流的分配也就存在差異。
2、股利貼現模型( DDM )
若假定股利是投資者在正常條件下投資股票所直接獲得的現金流,則就可以建立估價模型對普通股進行估值,這就是著名的股利貼現模型。
3、自由現金流(FCFF) 貼現模型
按照自由現金流貼現模型,公司價值等于公司預期現金流量按公司資本成本進行折現,將預期的未來自由現金流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 折現到當前價值來計算公司價值,然后減去債券的價值進而得到股票的價值。
4、股權資本自由現金流(FCFE) 貼現模型
股權自由現金締量是在公司用于投資、營運資金和債務融資成本之后可以被股東利用的現金流,它是公司支付所有營運費用、再投資支出,以及所得稅和凈債務(即利息、本金支付減發行新債務的凈額)后可分配給公司股東的剩余現金流量。
5、超額收益貼現模型:經濟附加值(EVA) 模型
經濟附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EVA) 指標源于企業經營績效考核的目的,是由斯特恩一斯圖爾特( Stem Stewart) 管理咨詢公司提出并推廣的,并被許多世界大公司(如可口可樂公司)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