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下午,河南省博研助學基金會2025屆“愛心助學·擁抱未來”公益慈善活動暨博研學子成長營開營儀式在鄭州舉行。

此活動由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民政廳、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指導,河南省博研助學基金會主辦,河南融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央廣網河南分網、河南廣播電視臺《美育有方》欄目協辦,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廣電大象融媒《融媒教育》等媒體單位支持。

出席助學儀式的領導和嘉賓分別是:河南省博研助學基金會理事長楊世平;中共河南省委原巡視員韓洪德;河南省商務廳原巡視員謝增福;河南省政協辦公廳原二級巡視員趙鵬;河南省總工會原二級巡視員石清柱;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曾穎雍;國際商報駐河南記者站終身榮譽站長杜輝;河南省教育廳安全信訪處處長魯軍華;河南省財政廳副主任馮海濤;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處長周冬旭;中共平頂山新華區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欣;國際商報駐河南記者站站長杜元釗;河南省博研助學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高磊;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慈善專員姚林安;上海浦發銀行東風路支行原行長孫建增;鄭州天源生命健康研究院院長郭曉;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王銀生; 河南省教育廳評估專業委員會主任王運召博士;中國新聞社河南分社主任徐偉;央廣網河南分網總經理李永軍;河南省數字經濟產業協會秘書長李蕊;河南教育聯盟秘書長王明琪;河南省博研助學基金會監事長楊政,以及愛心企業家代表、受助學生、家長代表、社會媒體代表等蒞臨參會。

活動伊始,河南省政協辦公廳原二級巡視員趙鵬,宣讀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博研助學基金會創始人第一屆法人理事長楊光喜主席賀信,楊主席說:對大力支持、參與本次公益慈善盛會的政府領導、愛心企業、社會媒體表示感謝,對受助學生表示慰問。楊主席在信中提到,教育是國之大計,是黨之大計,在教育強國的旗幟號召下,博研公益慈善助學活動既是響應國家政策,也是實打實地幫助一批困難學子、困境家庭。希望同學們能記住今日之愛,在今后的求學道路上不氣餒,不放棄,努力成長為新時代的好青年,用知識報效祖國,回報社會。

隨后,河南省博研助學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高磊代表理事長楊世平致辭,高理事長指出,博研助學基金會公益慈善助學活動,有各級領導給的予大力支持,也有數百家企業奉獻的無私愛心,幫助上孩子們成功走進大學的校門,我們將繼續秉承“持真誠善念,祝學子成才”的理念,不忘來路,眾智眾力,舉事謀事,把公益慈善事業傳向更遠的地方。

助學金發放環節,參會的領導隊伍和60余家愛心企業一起,為活動現場的受助學生發放助學金(5000元/人)70余人。有部分申報學生因開學和路程因素未到現場的,將由河南省博研助學基金會在活動結束后的5個工作日內,以銀行匯款的方式發放至受助學生指定賬戶。

活動現場,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表情,助人者和受助者是第一次見面,卻像是熟悉了很久的親人,拍一拍肩膀,鞠上深深的一躬,摸著頭頂告訴著的,是親屬長輩的叮囑,有困難一定要說,不用擔心學費,好好上學。

一張張合影,一次次感謝,一遍遍擁抱,一滴滴淚珠,社會的善意點燃了希望的火苗,而此刻,凝聚成了最溫暖的祝福。而親身感受過的善意像一顆種子,會伴隨著個人的成長生根發芽,灑下另一片綠蔭。

受助學生代表,在感恩發言中這樣講述:“我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和高興一起來的,是爺奶佝僂的背,是爸爸粗裂的手,是‘我還能上大學嗎?’的忐忑,是‘我是不是要懂事一點’的不甘。我已經18歲了,不算太小,卻還是第一走出校門,面對這個社會。手里的通知書有點燙手,心里的迷茫卻越來越多,我該做選擇嗎?可就在這時,我接到了學習的電話,我被基金會選上了,學費不用再愁了。眼淚再也憋不住,可感謝的話卻堵在了喉嚨口。今天,我作為學生代表站在這里,可能我的成績不是最好的,我的大學也不是最*的,可想要感恩的心卻一絲一毫都不少。我明白,是各位愛心企業家的奉獻,給了我能上大學的機會,而這,也是你們教會我的社會第一課:心有薔薇,向陽而生。今后,我要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去,用知識武裝自己,改變命運,希望4年之后,我也有能力作為捐助者站在這里,向那些來時路的自己,奉獻愛心。

隨后,為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清潔能源分公司、河南德佰特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河南中原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華豫佰佳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河南中儉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鄭州誠信志遠果業(集團)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頒發榮譽證書和表彰獎牌,對大家的慷慨奉獻和對河南公益慈善事業、教育幫扶作出的突出貢獻表示感謝。

河南華豫佰佳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段賽飛做代表發言。他表示:華豫佰佳是民生企業,更應該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既是時代對有志學子的深情召喚,更是華豫佰佳將企業效益轉化為社會能力的莊嚴承諾。這份初心如同星火,既照亮學子們前行的道路,也溫暖著需要幫助的角落。當商業智慧與人文關懷相遇,當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交融,我們共同書寫的,不僅是一段段幫扶佳話,更是一份讓生命更有意義的時代答卷。

活動尾聲,國際商報駐河南記者站終身榮譽站長杜輝作主題分享,為在場學子帶來了一場直擊心靈的分享。杜站長展示了一張特殊的時間軸:從受助到助人的閉環里,密密麻麻記錄著無數青年反哺社會的動人故事。"用感恩滋養自己,就像樹木扎根土壤,"他比喻道,"只有根系發達,才能長成參天棟梁。"。他囑咐同學們居之無倦,行之以忠,用感恩滋養自己。一定要牢記愛心企業家們的大愛擔當,像火種一樣,要把這份愛和希望傳遞下去,讓它在鄉村振興的田野里燃燒,在科技攻關的實驗室里閃耀,在文化傳承的講臺上熠熠生輝!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成長為閃閃發光的新時代青年,把這份愛和希望,生生不息地傳遞下去。

最后,參會人員紛紛上臺合影,紀念感恩時刻。

今天的愛心,明天的希望。教育幫扶不會一蹴而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河南省博研助學基金會2025屆“愛心助學·擁抱未來”公益慈善活動,用公益慈善觸手托舉孩子們順利求學,就像在肥沃的田野播下希望的種子,沒有什么能阻擋它破土發芽,開花結果。相信孩子們在社會愛心的幫助下,一定更能體會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珍惜大學時光,厚積知識、豐富學識、增長見識,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