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金融財會行業將在技術賦能、綠色轉型、全球化布局及服務下沉的推動下,呈現多元化新機遇,涵蓋新興技術崗位、綠色金融、跨境投資、普惠金融及企業數字化服務五大核心領域:

一、新興技術崗位需求激增

1.金融科技崗: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銀行、互聯網金融企業、券商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對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呈現出激增態勢。這些崗位包括數字產品經理、金融數據分析師、區塊鏈應用開發、智能風控工程師、數字營銷專員等,要求從業者具備扎實的金融知識、編程能力和數據分析技能。例如,銀行科技崗中的數字產品經理需要設計手機銀行APP、智能理財平臺等產品,而金融數據分析師則需要分析銀行客戶的消費數據、信貸數據,構建用戶畫像,為風控、營銷提供支持。

2.量化交易與風控:量化交易員助理、風控算法工程師等崗位對技術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從業者具備Python、機器學習算法等技能。這些崗位在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中備受青睞,薪資水平也相對較高。

二、綠色金融與ESG投資興起

1.綠色金融:隨著碳中和政策的推進,綠色金融領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ESG投資崗位需求逐漸增加,相關人才將在可持續投資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例如,碳交易師、可持續投資分析師等崗位將成為市場上的熱門選擇。

2.政策支持:國家通過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政策,推動行業回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本源,引導資金流向低碳領域。這為綠色金融領域的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跨境投資與全球化布局深化

1.跨境投資:QDII2試點擴大帶動離岸資產配置規模突破10萬億元,中資機構在東南亞、中東設立分支機構,參與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網絡建設。這為具備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金融人才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2.全球化服務:隨著金融全球化的加速推進,金融機構需要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這要求金融人才具備全球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能夠熟悉國際金融市場規則和慣例。

四、普惠金融與農村金融下沉

1.普惠金融:政策支持與技術下沉推動縣域金融覆蓋率提升至60%,農戶憑“數字土地證”獲得貸款,保險科技通過氣象大數據開發“按需投保”農業險產品,覆蓋超1億農戶。這為金融人才在普惠金融領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2.農村金融:農村金融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金融機構將加大對農村地區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農村金融服務的普及和優化。

五、企業數字化服務需求增長

1.企業數字化金融崗:除了金融機構外,很多實體企業(如大型制造企業、零售企業)也需要數字金融人才,負責企業的數字化財務、供應鏈金融、風控管理等工作。這些崗位就業范圍廣,競爭壓力小,適合不想局限于金融行業、想跨行業就業的學生。

2.財務數字化: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財務數字化也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金融機構和企業需要財務數字化專員來推動企業財務數字化進程,實現自動記賬、報表生成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