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備考CFA

大學期間備考CFA,不僅能讓你構建堅實的金融知識體系,還能在求職時脫穎而出。

階段一:規劃與準備期(大二上學期)

這個階段的核心是決策與信息搜集,不急于投入學習。

經典的考試路徑:大三暑假(一級) → 大四下學期(二級,6月) → 畢業后一年(三級)。這是比較從容、壓力比較小的選擇。

階段二:一級備考攻堅期(大二下學期 - 大三暑假)

大二下學期開始報名:在CFA協會官網上完成一級考試報名,選擇大三暑假(8月)的考位。

制定計劃:根據你的課程表,制定一個詳細到周的學習計劃。將CFA學習固定為你的“第二專業課”。

大三上學期的一級備考與專業課結合,你會發現CFA的知識(如公司金融、財務報表分析)與很多專業課內容重疊,可以相互促進,事半功倍。即使期末周課業繁忙,也要保持CFA學習的“手感”,每天至少學習0.5-1小時,防止知識遺忘。

大三暑假是全力沖刺的備考期:這是你唯一可以全天候投入CFA學習的時間段,務必高效利用。進入沖刺模式:進行至少2-3輪全面復習,完成所有官方題目和3-5套模擬考試,嚴格計時,尋找考試節奏。

階段三:考試與進階期(大三暑假 - 大四及以后)

參加一級考試(大三暑假8月)

備考二級(大四上學期 - 次年6月)。一級通過后,立即報名次年6月的二級考試。二級側重于資產估值和應用,難度和深度大幅提升,需要更多時間。利用大四上學期課程較少的優勢,投入更多時間學習。

參加二級考試(次年6月)。

之后根據個人職業發展(讀研或工作),規劃三級考試的節奏。

大學生的CFA備考與自己的學業相輔相成,將CFA學習與課程論文、小組作業結合,既能深化理解,又能提升學業成績。在校園里尋找一起備考CFA的同學,互相監督、答疑解惑,能極大提升堅持的概率。

關于實習與求職,即使你只通過CFA一級,把它寫在簡歷上,也是你金融知識水平和上進心的有力證明。

大學備考CFA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關鍵在于持續的節奏和高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