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一級考試十個科目的核心知識點梳理。這份總結旨在幫助您快速抓住每個科目的重點和框架,適用于備考復習和建立知識體系。
1. 道德與專業標準(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核心地位:權重最高(15%-20%),“一票否決”科目,必須高度重視。
核心內容:
CFA職業行為準則(Code of
Ethics): 七大準則(專業性、 Integrity、對客戶的責任、對雇主的責任、投資分析/建議/行動、利益沖突、CFA會員/考生責任)是絕對核心。
專業標準(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 詳細規定了七大準則下的具體條款(如忠誠、審慎、公平、業績陳述、保密等),必須逐條深入理解。
全球投資業績標準(GIPS): 目的是確保投資業績報告的公允性和可比性。關鍵點包括:必須由公司(而非個人)來宣稱遵守,需符合GIPS的復合資產組合構建規定,以及如何披露和呈現業績數據。
學習技巧: 不要死記硬背,要通過大量閱讀案例(Case)來理解條款在實際情境中的應用。多做練習題,培養“道德感”。
2. 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
核心地位: 工具性學科,為經濟學、公司金融、組合管理等科目打下基礎。
核心內容:
貨幣的時間價值(TVM): 核心中的核心!必須熟練掌握計算器操作(N, I/Y, PV, PMT, FV),能計算現值、終值、年金、永續年金等。
描述性統計與概率論: 均值、中位數、方差、標準差、偏度、峰度;概率的基本規則、貝葉斯公式、期望值。
概率分布: 特別是正態分布及其應用(計算置信區間、夏普比率),了解對數正態分布、t分布、二項分布。
抽樣與估計: 中心極限定理、點估計與區間估計。
假設檢驗: 重中之重! 掌握步驟(設定假設、選擇檢驗統計量、決定規則、做結論)、p值的含義、對均值/T檢驗/方差檢驗/相關系數的檢驗。
技術分析: 了解主要圖形(如頭肩形)和指標(如移動平均線、RSI)的基本概念,非重點但必考。
3. 經濟學(Economics)
核心地位: 內容多,但權重相對較低(6-9%),重在理解宏觀邏輯。
核心內容:
微觀經濟學:
需求與供給曲線、彈性(需求價格彈性、收入彈性、交叉彈性)。
公司理論:四種市場結構(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完全壟斷)的特點和均衡。
宏觀經濟學:
國民收入核算(GDP的三種計算方法)。
總需求與總供給(AD-AS)模型。
經濟周期與指標(領先、同步、滯后指標)。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目標、工具、效果)。
通貨膨脹與失業(菲利普斯曲線)。
國際經濟學:
國際貿易:比較優勢理論、關稅與配額。
國際收支(BOP)賬戶:經常賬戶、資本賬戶。
匯率:匯率制度、如何計算交叉匯率、利率平價理論(IRP)。
4. 財務報表分析(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核心地位: 權重最高(11-14%) 的科目之一,內容多、難度大,是通過考試的關鍵。
核心內容:
財務報表基礎: 理解三大報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的結構和勾稽關系。
利潤表分析: 收入確認原則、費用確認(資本化 vs. 費用化)、EPS計算(基本和稀釋)。
資產負債表分析: 存貨(先進先出、后進先出、加權平均法)、長期資產(資本化、折舊、攤銷、減值)、長期負債。
現金流量表分析: 必須熟練! 掌握直接法與間接法(重點)編制CFO,并能分析現金流之間的關系。
財務比率分析: 四大類比率(盈利能力、活動能力、償債能力、流動性)的計算、解讀和對比。
報表質量分析: 識別財報“紅旗”(Warning Signs),區分保守和激進的會計政策。
所得稅會計、長期負債與租賃: 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經營租賃與融資租賃的區別及影響(新準則下全部上表)。
5. 公司發行人(Corporate
Issuers)
核心地位: 與財務分析關聯緊密,內容相對集中。
核心內容:
公司治理: 股東、董事會、管理層之間的利益沖突(代理問題)及解決機制。
資本預算(Capital Budgeting): 各種投資決策方法(NPV, IRR, 回收期等)的計算和比較。NPV是*標準。
資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計算WACC,包括債務成本、優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使用CAPM模型)。
杠桿衡量: 經營杠桿、財務杠桿、總杠桿的定義和計算。
營運資本管理: 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的管理。
并購(M&A): 并購的動機、方式(股票/現金收購)及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6. 權益投資(Equity
Investments)
核心地位: 邏輯清晰,相對容易拿分。
核心內容:
市場組織與結構: 了解一級市場、二級市場、訂單類型(市價單、限價單等)。
證券市場指數: 如何構建和計算指數(價格加權、等權重加權、市值加權)。
權益證券概念: 普通股與優先股的特征和區別。
行業與公司分析: 行業生命周期、波特五力模型。
估值模型: 絕對估值: 現金流貼現模型(DDM),包括戈登增長模型、多階段增長模型。相對估值:
各種乘數(P/E, P/B, P/S, P/CF)的計算、比較和應用。
7. 固定收益(Fixed
Income)
核心地位: 難度較大的科目,概念抽象,計算復雜。
核心內容:
債券基本特征: 定義、到期期限、票面利率、本金、債務人類型。
債券風險: 利率風險(最重要)、再投資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
債券估值: 定價(計算價格)、到期收益率(YTM)的計算和解讀。
利率風險衡量: 久期(Duration)和凸性(Convexity) 是核心。理解其含義、計算及如何用于管理利率風險。
信用分析: 影響信用質量的因素、信用評級的作用。
資產證券化(Securitization): 了解MBS、ABS等結構化產品的基本原理和風險特征(如提前還款風險)。
8. 衍生品(Derivatives)
核心地位: 內容較少(5-8%),但概念重要,為二級打基礎。
核心內容:
四大類衍生品: 遠期(Forwards)、期貨(Futures)、互換(Swaps)、期權(Options)的基本定義和區別。
衍生品市場和術語: 交易所市場 vs. OTC市場、多頭/空頭、平倉/交割。
遠期承諾的定價與估值: 理解無套利定價原則,能計算遠期合約的理論價格和價值。
期權: 重中之重! 理解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的損益圖;影響期權價格的因素;期權策略(如保護性看跌期權、備兌看漲期權)的構建和損益分析。
9. 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s)
核心地位: 內容最少(6-9%),易于拿分。
核心內容:
另類投資概述: 與傳統投資的區別(如流動性差、估值難、杠桿高)。
四大類別:
房地產: 投資方式(直接、間接)、估值方法(收入法-折現現金流)。
私募股權: 風險投資(VC)和杠桿收購(LBO)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大宗商品: 投資方式(期貨、ETF等)、收益來源(價格變化、展期收益)。
對沖基金: 常見策略(如市場中性、事件驅動、全球宏觀)的特點和費率結構(管理費+績效激勵)。
10. 投資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
核心地位: 承上啟下,是CFA體系的靈魂,為二級三級打基礎。
核心內容:
投資組合管理流程: 三步走(Planning, Execution, Feedback)。
風險與回報: 計算預期回報、方差、協方差、相關系數。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PT): 有效前沿、*風險組合、CAL和CML。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核心模型! 掌握SML線,能計算預期回報率(Required Rate of Return),理解Beta(系統性風險)的含義。
被動與主動管理: 了解市場有效性的三種形式(弱式、半強式、強式)及其對投資策略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