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考試和其他考試相對比來說,要考的科目還是比較多的,所以大家在備考ACCA考試的時候可以分階段來備考,同時小編也給大家整理了一下針對不同階段我們可以用的備考技巧有哪些,下面來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基礎階段(Applied Knowledge)F1-F3:快速通關期
階段特點
通過率:70%±,全客觀題(OT),每科2小時機考
核心目標:建立"商業→管理→財務"知識骨架,為后續科目打底
建議時長:每科120-150小時,約1-2個月
核心備考策略
1. F1《商業與技術》(BT)
重點:400+管理學術語,公司治理、職業道德等常識性知識點
方法:梳理每章知識框架,結合商業案例理解概念;用Anki卡片在2周內刷成肌肉記憶
技巧:選擇題每題控制≤1分鐘,整套模考≤1.5小時
2. F2《管理會計》(MA)
重點:成本法、預算編制、績效評估、財務比率
方法:大量刷題形成條件反射,重點掌握差異分析公式;2025年機考新增Excel-lite功能,需提前模擬3次
技巧:差異公式做成6×9cm卡片,碎片時間每天10張
3. F3《財務會計》(FA)
重點:復式記賬、試算平衡表、會計分錄、合并報表基礎
方法:基礎訓練+反復練習財務報表編制;被免考F3的考生務必自測合并報表能否70+,否則SBR階段會崩潰
時間:重點章節(如合并)每章課后題至少刷兩遍
通用速通公式
第1周:1.5倍速跟課,刷章節選擇題(80%正確即可前進)
第2-3周:BPP/Kaplan題庫"順序刷+錯題重做"兩輪,正確率拉至90%
第4周:官方CBE模考3套,訓練"1分鐘/題"節奏
報考策略:同一窗口聯報F1+F3(記憶+邏輯互補),平均3個月可清3科
技能階段(Applied Skills)F4-F9:能力篩選期
階段特點
通過率:48-55%,首次出現10分鐘長案例題(Constructed Response)
核心目標:掌握"計算+解釋"混合套路,形成模板化輸出
建議時長:每科180-200小時,約6-8周/門
核心備考策略
1. 關聯科目打包報考
計算線:F5(PM)+F9(FM) 同季互斥,差異分析與資本成本公式重疊30%
財務線:F7(FR)→F8(AA) 順序考,先會編報表再學審計邏輯
平衡方案:F5+F7 或 F6+F9 或 F7+F8,避免計算類科目扎堆
2. 科目專項技巧
F5(業績管理):放棄冷門邊角(如遺產稅),主攻本量利、差異分析、預算
F6(稅務):每年4月更新UK Finance Act,務必用當季稅率,老稅率做真題會差3-5分
F7(財務報告):合并報表"7步法"寫成Excel宏,2分鐘可調用;先讀IFRS原文,再背教材濃縮版
F8(審計):流程圖+風險點對照記憶,客觀題每天30題限時45分鐘
F9(財務管理):與F5聯動復習,資本成本計算是重中之重
3. 時間紅線
計算題必須達到50題/110分鐘速度,否則需減少社交時間
大題每題控制在10-12分鐘內完成
戰略核心階段(Strategic Professional)SBL+SBR:綜合判斷期
階段特點
投入:每科約200小時,建議2個考季集中攻克
考察重點:職業判斷力、商業邏輯整合、案例分析能力
2025考綱重大變化:
SBL新增AI倫理治理、ESG戰略、虛擬商業決策模擬
SBR全面接軌**IFRS 18《財務報表列報》**最新修訂
AFM增加加密貨幣和金融科技案例分析
SBL《戰略商業領袖》備考策略
1. 閱讀能力訓練
案例材料長達10-15頁,需訓練快速抓取關鍵信息
每天精讀1篇Financial Times商業分析文章,總結"問題-方案-風險"框架
2. 寫作格式規范
每份working必須清晰:標題→計算→解釋分段,讓考官能多給分
模型運用:PESTEL、波特五力、SWOT等模型不能硬套,需結合案例數據
2025新增:重點練習AI應用場景下的倫理決策分析題
3. 真題三遍過濾法
第一遍:按知識點做真題,錯因寫在便利貼貼在章節首頁
第二遍:按年份做近5年真題,統計各題型得分率,低于60%的回爐
第三遍:考前20天只做近3年真題,嚴格限時
SBR《戰略商業報告》備考策略
1. 準則原文精讀
合并報表20+條IFRS一次全考,只背教材濃縮版=考場寫不出分錄
建議先讀IFRS原文,再用Excel模板把"合并七步法"寫成可調用的宏
2. 時間分配
大題占比70%,需預留足夠時間處理復雜合并調整
客觀題作為熱身,快速完成后主攻大題
戰略選修階段(4選2):專業定制期
選科邏輯
投行/企業融資方向:AFM(高級財務管理) - 重點:匯率對沖6法、加密貨幣投資
企業高管方向:APM(高級業績管理) - 重點:戰略地圖、非財務指標整合
稅務咨詢方向:ATX(高級稅務) - 注意:稅法條文極多,除非工作剛需慎選
審計事務所方向:AAA(高級審計與鑒證) - 重點:舞弊審計、區塊鏈審計流程
避坑提示:避免"AAA+AFM"雙高難度組合,兩者計算量和理論深度均為*
通用備考技巧
思維導圖:將AFM匯率對沖6法、APM平衡計分卡4維畫成A3圖,考場30秒復現
真題為王:P階段以真題為主,打印近5年真題刷題梳理;APM出題靈活,可配合BPP針對性訓練
跨階段通用備考建議
1. 時間管理"三三制"
階段日均學時總時長/科關鍵Checkpoint
F1-F42-3小時120小時每門70+再報下一門
F5-F93-4小時180小時真題正確率≥65%才報考
SBL+SBR4-5小時200小時模擬考3次≥70%
選修2門4小時180小時/門選真題最少的AFM/APM
2. 機考環境適應
2025升級:所有機考科目新增"公式編輯器",F5-F9考題順序隨機化
訓練方法:考前兩周每天下午3-6點(實際考試時間)做限時模考,調整生物鐘
3. 成績有效期管理
F階段成績永久有效;P階段成績7年內有效(從通過第一門專業科開始計時)
避坑:F階段通過后立即啟動P階段,官網查時間戳,做倒計時甘特圖
4. 資源組合
必用:官網考綱 + BPP練習冊 + 近5年真題庫
輔助:市面上的一些機構的考綱解析直播課
效率工具:Anki卡片(記憶術語)、Excel宏(計算模板)、思維導圖(知識串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