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備考任何考試,大家都要留夠充足的時間來復習,之前也有朋友問說備考CMA考試需要多長時間才可以啊,其實對于不同的朋友來說,需要備考的時間也不一樣,下面小編就針對不同的情況來和大家詳細說一說。

一、官方標準:450小時有效學習

IMA官方統計全球考生平均需投入 450小時 有效學習時長,單科建議 200-300小時。這相當于:

每天學習3小時,需持續約5個月完成兩科

每天學習2小時,需持續約7-8個月完成兩科

關鍵限制:從繳納準入費起,3年內必須通過兩科,否則已通過科目成績作廢。

二、不同背景考生的備考周期

考生類型總周期每日學習單科周期核心策略

零基礎/跨專業10-12個月2-3小時5-6個月需額外1-2個月打基礎,優先報考P1

財會專業背景8-10個月1.5-2小時4-5個月可嘗試雙科聯報,利用專業優勢

在職考生10-12個月2-3小時5-6個月碎片化學習,建議拆科報考

學生/全職備考6-8個月4-6小時3-4個月雙科聯報,加速通關

有財務經驗者3-5個月1.5-2小時2-3個月強化P2戰略分析能力

 重要提醒:周期超過12個月易產生倦怠,建議以 3周為一個模塊 設定小目標(如"第1周拿下財務報表分析")維持動力。

三、分階段時間分配(以8-10個月為例)

第一輪:基礎階段(12-16周/180小時)

目標:系統學習100%考點,建立知識框架

執行:按P1→P2順序,逐章精讀官方教材,配合網課理解難點

重點:P1成本管理(30%權重)、P2財務決策(25%權重)必須吃透

工具:制作思維導圖,梳理預算編制、內控流程等邏輯鏈

第二輪:強化階段(6-8周/120小時)

目標:題量堆到2,000道,建立錯題本

執行:主攻高頻考點(占70%以上分數),每周完成1套模擬題

速度訓練:選擇題1.5分鐘/題,情境題25分鐘/道

突破:P1計算題(標準成本差異、ABC)手算3遍;P2公式(NPV/IRR)每天默寫

>>>點擊領取CMA考試備考資料

第三輪:沖刺階段(4-6周/90小時)

目標:熟悉4小時節奏,提升速度,適應機考

執行:每周1套官方Mock,嚴格限時4小時全真模擬

重點:情境題答題模板——"定性描述→公式計算→績效指標分析"

背誦:IMA職業道德聲明案例庫、高頻定性考點

第四輪:考前急救(2周/30小時)

目標:鎖定70%必拿分

執行:重做近3年Mock錯題,背誦核心公式

避坑:考前2周調整生物鐘,確保上午考試時段大腦清醒

四、2025年備考新趨勢:時間可縮短

2025年CMA考試新增2月22日考季,全年共四次考試機會(2月/4月/7月/11月),這意味著:

雙科聯報策略:從2024年10月啟動,2025年2月考季通過雙科,總周期可壓縮至 5個月

分科速通方案:先攻2024年11月P1,再備戰2025年2月P2,總周期僅 7個月

在職考生福音:可更靈活避開工作繁忙期,選擇淡季備考

五、影響備考周期的關鍵因素

是否報班:機構學員平均周期6-12個月,自學可能延長至12-18個月

英語能力:英文考試需額外增加50-100小時金融英語學習時間

工作經驗:有財務經驗者P2可縮短1-2個月備考時間

執行力:在職考生若不能保證每周至少10小時有效學習,周期將大幅延長

六、一句話總結

CMA備考沒有標準答案,但有清晰邊界:最快6個月(全職+有經驗),最慢3年(考試有效期上限)。對于絕大多數在職考生, "8-10個月,每天2-3小時,分科報考" 是最穩健的選擇。關鍵是報名后7天內務必預約考位,并堅持執行基礎→強化→沖刺三輪規劃

>>>點擊咨詢CMA考試備考重點或者其他CMA考試備考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