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應當如何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2010年,金融科技并不發達,我在某銀行信貸部做著小額信貸,做得zui多的事情便是到處走訪企業,營銷小額貸款,并輔助性地做盡職調研。
據筆者觀察,小微企業基本沒有正規的賬務體系。他們大部分是夫妻檔,左手企業,右手家,要想分清楚他們的公私賬務是不太現實的。那時候的放款,我們主要根據已設計好的盡調模型分析打分則可,除創業者個人的年齡、家庭、行業經驗等因素,主要看企業所處行業,營收成本及利潤結構是否合理,通過對從創業企業獲得的信息進行交叉檢驗,從而對企業主或企業進行授信提供風險評估及決策依據。
2019年,筆者就在走訪金融科技、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的*企業,試圖通過與眾多產業生態企業合作,在行業龍頭企業*應用一款行業級的工業互聯網APP。
但在行業工業互聯網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我們面臨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就是項目組織者對工業互聯網項目的認識問題,認識得高度和廣度都不夠,導致準備不充分,不充分就造成各種資源調度困難,工作不連貫等一系列問題。
其次就是項目團隊自身的問題,人才結構不合理,互聯網人才偏多,無工業互聯網技術人才,導致對產業行業理解認識不深,導致項目要么容易走*端,要么容易停滯不前。
再次行業間資源的整合,需要有一個有夢想、有執行力并善于溝通的領導,而領導的缺位,將整合產業行業生態的夢想變成了空想。
zui后就是在起步之初,沒能劃清楚自己的產品與技術邊界在哪里。因為技術上陷得越深,面臨的瓶頸就會越多,在產品上容易走定制化的線路,導致后續APP橫向推廣困難;技術上如果突破不深,又很難讓自己的產品真正解決客戶的痛點,產生價值。
大項目先聘請專業的機構做市場調研,還是必不可少的。zui少,我們能跟行業*、技術人才等進行反復的溝通交流,確認好產品與技術邊界,有所為,有所不為,減少沒必要的試錯成本。
其實我們在項目建設中,碰到的問題遠遠不止這些,如何設計良好的商業模式,組建復合型人才團隊,跨行業跨企業資源的調動與溝通管道的建立等,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出來。
經過這些年的實踐,筆者以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科技的支持,平臺可以通過金融科技將資金流貫通整個平臺生態企業,從而加速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擴張與發展;而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可以幫助金融科技企業降低金融風險,提供低風險可持續的擴張渠道,這是共贏的的結果。
文章來源:高金CGFT公眾號

